茭白种植技术和时间 茭白生长环境和种植


茭白种植技术和时间是什么?

茭白的品种比较多,主要分为双季茭白与单季茭白两类,南方地区一般是在11月至4月底前,或6月至8月种植双季茭白。在秋季进行采收,最迟在4月底,或8月种植完,单季茭白一般是在春季种植,在秋季短日照孕茭,于农历8月进行采收。

茭白种植技术和时间 茭白生长环境和种植茭白种植技术和时间 茭白生长环境和种植


茭白种植技术和时间 茭白生长环境和种植


茭白种植技术和时间 茭白生长环境和种植


茭白种植技术和时间 茭白生长环境和种植


可挑选晚熟、产量高的双季品种种植,也可选择上市早、产量高的单季品种种植,主要是根据市场行情和当地环境而定,因为茭白是无性繁殖,所以没有常规的播种育苗方法。

一般都是将老茭墩进行分墩种植,期间要选取生长健壮、无病害、无雄株的茭墩,用刀切割带泥的小墩茭白根作种苗,每亩地可种植1000个左右。

田间管理

1、水分:茭白在每个生长阶段,对于水分的需求不同,生长早期需水量较小,到生长旺季对水分的需求较大,期间要保证充分的水分,而到生长后期需水量要逐渐减少。

2、追肥:需要根据茭白的生长情况而定,施肥时不宜直接在茭苗下施肥,需要距离茭苗2-3cm,避免肥力过浓而导致烧苗。

3、除草:在茭白生长过程中,还要及时进行除草,有利于提高土壤通透性,以及避免养分的消耗,一般可进行2-3次除草。

4、防治病虫害:茭白常见的病害有叶枯病、锈病,虫害有叶蝉、蚜虫,当发生病虫害的时候,要注意及时进行防治。

茭白怎么种植

茭白,又名高瓜、菰笋、菰手、茭笋,高笋。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。茭白在山东新泰白庄子被誉为三好之一,自古流传至今,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,适合淡水里生长。那么茭白怎么种植呢?以下是我为你介绍的茭白的种植条件及种植方法,希望帮到你。

茭白的种植条件

1、土壤:茭白对土质要求不高,但不宜连作,以耕作层深、富含有机质的黏土和黏壤土。茭白植株高大,生长期长,需肥量大,需要肥沃的土壤,多施基肥,分次追肥。

2、湿度:茭白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,但茭白又是出水作物,所以水层又不能太深,水位要根据茭白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。

3、温度:茭白喜温、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,在5℃以上开始萌芽,适宜温度为10~20℃,分蘖期适宜温度为20~30℃。孕茭期适宜温度为15~25℃。

4、光照:茭白要求阳光充足,空气流通。因植株高大,田间容易郁蔽,所以要进行合理的密植,生长后期要勤除黄叶、老叶增加通风透光,有利于分蘖产生。

茭白的种植方法

1、种植时间:南方地区双季茭白一般在11~4月底前栽植或6~8月种植但只能收秋茭了,最迟在4月底或8月栽植完毕。单季茭白一般春季栽培,在秋季短日照孕茭,农历8月采收。

2、种株选择:优良母株的标准为当年株形整齐、孕茭早、结茭多、茭肉肥大、茭形好、结茭部位低且成熟一致,无雄茭、灰茭,无壳里青、畸形茭的茭墩留种。

3、茭田选择:茭白结茭的早迟与土层、水层深浅、水温控制等有关,一般水田海拔高的要比海拔低的早结茭,迎风的山背田比避风的低洼田早结茭,土层浅的比土层深的田早结茭。

4、追肥方法:南方地区双季茭白追肥宜早不宜迟,以促苗早发,早孕茭,结合水层管理,促进前期有效分蘖,控制后期无效分蘖,促进孕茭,提高产量和品质。

5、耘田除草:茭白耘田可达到中耕、松土、除草的目的,并可提高土温、加速肥料的分解,一般耘田进行2~3次,次在植株开始返青时进行,以后隔15天进行一次。

6、清除杂株:茭白在种植时要注意清除杂株,雄茭和灰茭不能结茭,应随时加以去除,去除的空位可用分蘖多的正常茭墩上的苗补上。

7、植株整理:茭白植株整理一般在春茭采收后期开始,根据植株生长情况,把枯老的叶片剥清拉光,要求是拉清不拉伤,把拉下的黄叶踩入田间作为肥料。

8、疏苗补苗:南方地区种植的双季茭白每墩茎蘖达15根以上时应进行疏苗,拨除过密的小分蘖,每墩留有效分蘖15~20根左右,疏苗后茭墩中间压一块泥,使植株分布均匀,通风透光。

茭白适合什么时候种植?

茭白适合春季种植,一般在4月至5月上旬。

茭白种植技术

一、选好种株

由于灰茭、雄茭每年都会在正常的茭白田内自然产生,因此必须年年选种。在一些新引种茭白的地方,往往是第1年生产较好,第2年即开始出现灰茭、雄茭现象,第3年种墩就不能做种,出现大量灰茭、雄茭,产量大幅度降低。若用灰茭、雄茭的种墩或分株做种,第2年还是灰茭和雄茭,绝不会成为正常茭。

在秋茭采收前,选取孕茭早、茭肉粗壮、主茭与蘖茭采收期一致、无灰茭、无病虫害、四周无雄茭的优良单株,插竿作为标记,发现灰茭、雄茭应将叶片打结作为记号,到第2年春季分墩时,先将灰茭、雄茭连根挖去。每667m2田需种株200-300墩。选好的优良种株待采收后,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将种茭丛连根挖起。茭白种株以地表向下1-2节地下茎所萌发的芽为有效分蘖,所以应切除种株最上部和最下部各节,留中间一段进行扦插植。植的行距为1px,株距375px,每隔5-6行留出2000px的走道,植深度以齐茭墩泥为度,并保持1-50px的浅水层。为了促使植苗早发根萌芽,防止受冻,秧田可采用地膜覆盖,能使茭白提早生长发育,从而提早成熟和提高产量。当植苗成活后,每667m2秧田可施入碳酸氢铵3-4kg,促进幼苗生长。春季对根茎密集、分蘖拥挤的茭墩,当苗高px左右时应将细弱分蘖除去,同时向根际压1块泥,使蘖芽向四周散开,以改善营养状况和株间通风透光。在移栽定植前1周,除去生长势过旺、趋向"雄化"的幼苗,以减少雄茭的发生。由匍匐茎上萌芽的"游茭"不能作种茭用。

二、栽培要点

1.茭田选择、翻耕和施基肥茭田应选择光线好、土地平整、土层深厚、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,以有凉水经过的水田,或近水库可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地块。

翻耕茭田,每667m2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kg或浓人粪尿0kg,如前作是水稻田,还要增加基肥的用量,并耙平,然后灌水2-75px,做到田平、泥烂、肥足。

2.适时定植(指春季种植)4月至5月上旬,当茭苗高500px左右、水田土温10℃以上时即可移苗定植。如果选用老茭墩育苗的,此时将老茭墩连根挖起,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方向,按3-5个健全分蘖为1墩进行纵劈分墩,分墩要求带老茎,劈时尽量少伤及分蘖和新根,并做到随挖、随分、随栽。如茭苗过高,可剪去叶尖,使苗高保持在25-30em,防止栽后倒伏。定植密度一般为行距70-80em,墩距1625px,并分大小行,大行为走道。每667m2定植1200墩左右,保证6000株基本分蘖苗。定植深度以所带的老茎薹管没土为度,以晴天下午栽种为好。

3.水位管理茭白水位管理以"浅一深一浅"为原则。定植后的生长前期(分蘖之前),保持3-125px的浅水位,有利于提高地温,促进发根和分蘖;到6月份分蘖后期,将水位加深到12-375px,以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,由于7-8月温度高,深水位还具有降温的效果,但要定期进行换水,防止土壤缺氧造成烂根;进入孕茭期,水位应加深到15~450px,但不能超过"茭白眼"的位置(水位不宜超过茎的2/3),防止薹管伸长;孕茭后期,应降低水位至3-125px,以利采收;采收后茭田应保持浅水层或湿润状态过冬,不能干旱。

在每次追肥时,要等肥料吸入壤中后再灌水,如遇暴雨天气,应注意及时排水,防止因水位过高而造成薹管伸长。

4.分期追肥(1)提苗肥:茭苗定植7-10天成活后,667m2施人粪尿500kg或碳酸氢铵15-20kg催苗,如茭白田基肥足够,可减少施肥量。(2)分蘖肥:在分蘖初期(与第1次肥隔10天左右),667m2施人粪尿1000kg或碳酸氢铵20-30kg,促进有效分蘖和植株的生长;如没有施提苗肥,应适当提前追施分蘖肥。(3)调节肥:在分蘖盛期的6-7月问,应视植株的长势情况进行追肥,一般667m2施碳酸氢铵10-15kg,如植株生长强健可不施。(4)催茭肥:当新茭有10%-20%的分蘖苗茎已变扁(开始孕茭),此时应重施催茭肥,促进肉质茎膨大,提高产量,一般667m2施腐熟人粪尿0~3000kg,或碳酸氢铵30--40kg。催茭肥要适时施入,过早施,植株尚未孕茭,易引起徒长,从而推迟孕茭;过迟施,赶不上孕茭期对肥料的需要,则影响产量。

5.中耕耘田,摘除黄叶茭白定植成活后应及时耘田除草,为了保护好分蘖苗,耘田时要由近及远,以防伤害分蘖苗。耘田以无杂草、泥不过实、田土平整为佳。在6月下旬茭白分蘖后期,株丛拥挤,应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的老叶、黄叶,以促进通风透光,促进孕茭,隔7-10天摘黄叶1次,共2-3次。将剥下的黄叶随时踏入田泥中,可作肥料。

6.防治病虫害高山茭白的主要虫害有长绿飞虱、大螟、二化螟、蓟马、蚜虫等。长绿飞虱群集于叶片上危害,造成叶片枯黄而减产;大螟、二化螟以幼虫在结茭期危害茭肉;蓟马、蚜虫群集危害幼叶,造成叶尖枯黄卷缩。防治措施:在定植成活后至采收前7-10天,每隔12天喷1次进行预防,长绿飞虱、蓟马可用40%乐果1000倍液、25%扑虱灵2000倍液、2.5%天王星乳油1000-1500倍液;大螟、二化螟用5%锐劲特1000倍液、Bt系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5%抑太保乳油0倍液、80%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、18%杀虫双800倍液;兼用20%磷800-1000倍液、25%600-800倍液或20%好年冬1000倍液,交替喷雾。

高山茭白的主要病害有茭白锈病、胡麻斑病、纹枯病,危害叶片和肉质茎,使叶片和肉质茎枯黄,特别是高温季节发病,影响产量。防治措施:茭白锈病在发病初期,用20%粉锈宁1500倍液、97%敌锈钠500倍液、70%锌700倍液或40%福星8000倍液喷雾,每7~10天喷1次,共2-3次。各种剂应交替使用。胡麻斑病可用50%扑海因1000倍液或50%多菌灵500倍液防治。纹枯病用5%井岗霉素300倍液防治。在茭白进入孕茭期后,禁止使用杀菌剂,以免杀黑粉菌,造成茭白不孕茭,因此防病必须在植株生长前期(分蘖之前)进行。

三、采收

山区茭白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孕茭,8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收,比平原地区秋茭提早20~30天采收。不同的气候条件,特别是气温的高低,会影响茭白的孕茭时间和采收期。采收时削去薹管,切去叶片,留叶鞘40em,带叶鞘的茭白浸在清水中可贮存3~5天(若采用冷库贮藏,可保鲜60-70天)。一般从开始孕茭到采收约需14-18天。采收过早,肉质茎尚未充分膨大,产量低;采收过迟,则茭肉变青,质量下降,且易形成灰茭。在进入采收期后,应每隔3-4天采收1次。一般667m2产壳茭1600kg左右。

茭白如何种植 茭白怎么种植

1、种苗选择:通过分株法繁殖繁殖,幼苗的质量直接影响茭白的产量和质量。由于黑粉菌侵入的时间和数量的异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的不同,往往导致植株退化,导致产量下降,因此应每年严格选择植物种苗。

2、种植时间:南部地区的双季茭白通常在11月至4月底之前种植,或者在6月至8月种植,但只能在秋季收获,最迟在4月底或8月种植。单季茭白一般在春季栽培,在秋季8月份收获。

3、种植密度:在种植前留下10厘米,切掉细苗床地上的枯叶,挖出播种的墩,捡起坚硬的老茎,取一根生根的老茎。种植密度为1米宽,窄线为0.8米,植物间距为0.6米,每英亩约1400墩。种植深度优选在旧茎的白色部分,即原始深度。

4、适时追肥:在南部地区,双季茭白追肥应该尽早,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。结合水层管理,它能有效的促进早期分蘖,控制晚期无效分蘖,并提高产量和质量。茭白生长期长,植物高,肥料量也大。除了施用基肥外,还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追肥。

5、除此之外,茭白耘田还要定期除去杂草,可以提高土壤温度,加速肥料的分解。一般来说除草在田间一共进行2到3次,当植物开始变绿时次进行,然后每15天进行一次。

茭白的种植技术是怎样的

茭白是禾本科菰属草本植物,原产及,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蔬菜,其属喜温性植物,生长适温10~25℃,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。茭白营养非常丰富,深受很多人的喜爱。那么你们知道茭白是怎样种植的吗?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茭白怎么种植

1、种植时间:南方地区双季茭白一般在11~4月底前栽植或6~8月种植但只能收秋茭了,最迟在4月底或8月栽植完毕。单季茭白一般春季栽培,在秋季短日照孕茭,农历8月采收。

2、种株选择:茭白是用分株方法进行繁殖,种株的好坏直接影响茭白的结茭率、产量和品质。由于黑粉菌侵入的时间、数量和栽培管理水平的异,常引起种性退化,导致雄茭、灰茭的出现,所以每年应严格优选种株。优良母株的标准为当年株形整齐,孕茭早,结茭多,茭肉肥大,茭形好看,结茭部位低,且成熟一致,无雄茭、灰茭,无壳里青、畸形茭的茭墩留种。

3、茭田选择:南方地区栽培双季茭白结茭的早迟与土层、水层深浅、水温控制等有关。一般水田海拔高的要比海拔低的早结茭,迎风的山背田比避风的低洼田早结茭,土层浅(20~27cm)的比土层深的田早结茭。所以,南方地区种植茭白应力求选择水源充足,排灌方便,通风、土层浅的水田种植。

4、灌水方法:茭白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,水位要随着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。

5、追肥方法:南方地区双季茭白追肥宜早不宜迟,以促苗早发,早孕茭。结合水层管理,促进前期有效分蘖,控制后期无效分蘖,促进孕茭,提高产量和品质。茭白生长期长,植株高大,需肥量也大,除施足基肥外,必须适时追肥。

6、耘田除草:茭白耘田可在茭白株行间用铁耙或人工用手翻动土壤,达到中耕、松土、除草的目的,并可提高土温、加速肥料的分解。一般耘田进行2~3次,次在植株开始返青时进行,以后隔15天进行一次。

7、清除杂株:雄茭和灰茭不能结茭,应随时加以去除。去除的空位,可用分蘖多的正常茭墩上的苗补上。

8、植株整理:剥枯叶、拉黄叶清除枯老的叶片、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。一般在春茭采收后期开始,根据植株生长情况,把枯老的叶片剥清拉光,要求是拉清不拉伤,把拉下的黄叶踩入田间作为肥料。

9、疏苗补苗:南方地区种植的双季茭白每墩茎蘖达15根以上时,应进行疏苗,拨除过密的小分蘖,每墩留有效分蘖15~20根左右,疏苗后茭墩中间压一块泥,使植株分布均匀,通风透光。

茭白和哪些食物一起吃

1、牛肉:茭白和牛肉一起吃能催乳汁。

2、猪蹄:茭白和猪蹄一起吃能补虚益气。

3、芹菜:茭白和芹菜一起吃能降血压。

4、番茄:茭白和番茄一起吃能清热解毒、利尿降压。

5、猪肝:茭白和猪肝一起吃能保肝护肾。

茭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之一,茭白的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?

茭白分为双季茭和单季茭。双季茭春季种植后可连收两次,第1次在当年9月至11月下旬叫“秋茭”,第2次为次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,叫“夏茭”,因时值春蚕吐丝结茧时节,故又名“蚕茭”。单季茭蚕季种植,于当年9-10月上旬采收,按农历推算正是8月份,故名“八月茭”。

南部地区的双季茭白通常在11月至4月底之前种植,或者在6月至8月种植,但只能在秋季收获,最迟在4月底或8月种植。单季茭白一般在春季栽培,在秋季8月份收获。

茭白种植时间为3月中下旬气候回暖时,挖出秧苗小墩,用利刀劈开分株。

茭白栽培种植技术,附管育苗种植技术

选择光线好,土地平整,土层深厚,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作为种植地。选择晚熟,产量高的双季品种或者上市早、产量高的单季品种。在种植前进行翻耕,每亩地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或者浓人粪尿0千克。茭白一般在4-5月上旬的时候定植,当茭苗长到20厘米左右,水田土温为10℃以上时即可移苗定植。

一、茭白栽培种植技术

1、选择光线好、土地平整、土层深厚、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,有凉水经过的水田,或者近水库可以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地块比较好。

2、种植茭白尽量选择晚熟、产量高的双季品种,或者上市早、产量高的单季品种。选苗的时候尽量选生长强健、没有病害、无雄株的茭墩,然后用刀切割掉带泥的小墩茭白根做种苗。

3、种植前进行翻耕,然后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或者浓人粪尿0千克,如果前作物是水稻田,还需要增加基肥的用量,并且耙平,然后灌水2-3厘米,要做到田平、泥烂、肥足。

4、茭白一般在4-5月上旬的时候定植,当茭苗高20厘米左右,水田土温10℃以上的时候即可移苗定植。每亩定植1200墩左右,保证6000株基本分蘖苗。

5、茭白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不同,在生长初期需水量不大,到生长旺季的时候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,这个时候要保证充分的水分,而到了后期需水量减少。

6、追肥需要根据茭白生长状况来施用,施肥的时候注意不能直接在茭苗上施肥,施肥处应该距离茭苗2-3厘米,避免肥力过浓造成烧苗。

二、茭白管育苗种植技术

1、茭白水位管理以浅-深-浅为原则,定植后的生长前期(分蘖之前),保持3-5厘米的浅水位,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,促进发根和分蘖。

2、茭白到6月份分蘖后期,把水位加深到12-15厘米,这样可以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。在7-8月份温度比较高的时候,深水位具有降温的效果,但要定期进行换水,防止土壤缺氧造成烂根。

3、进入孕茭期水位要加深到15-18厘米,但是不能超过茎的2/3,防止薹管伸长。在孕茭后期要降低水位至3-5厘米,这样方便采收。

4、茭白的主要虫害有长绿飞虱、大螟、二化螟、蚜虫等。在定植成活后至采收前7-10天,每隔12天喷1次进行预防。长绿飞虱、蓟马可以用40%乐果1000倍液防治,大螟、二化螟用5%锐劲特1000倍液防治。

5、山区的茭白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孕茭,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的时候采收,比平原地区秋茭提早20-30天采收。

椰枣适合在湖南种植吗(椰枣适合在湖南种植吗视频)
上一篇
双十一电商服装基地有哪些(双十一服装店
下一篇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@qq.com 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推荐